EN 13374 标准是针对临时边缘防护系统的欧洲标准,这些系统在建筑和维护工作中用於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该标准根据不同的风险和工作环境,将临时边缘防护系统分为三个类别:A 类、B 类和 C 类。
- A 类:适用於坡度不超过 10 度的平坦或缓坡表面。这些系统适合低至中等风险的环境,通常用於坠落高度不超过 2 米的情况。
- B 类:适用於坡度在 10 度至 30 度之间的表面,设计用於更高风险的环境,坠落高度一般不超过 3 米。
- C 类:适用於坡度超过 30 度的陡坡,这些系统提供最高级别的防护,常用於最具挑战性和危险的工作环境 。
EN 13374 是一项欧洲标准,专门针对临时护栏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这些护栏系统通常在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用於防止工人和材料从高处坠落。标准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将护栏系统分为 A、B、C 三个等级。
A 类临时护栏系统
1. 适用范围
A 级护栏系统适用於:
- 平坦和缓坡表面:例如平屋顶、阳台边缘、地面等,坡度不超过 10 度。
- 临时使用:主要用於施工期间,提供临时防坠保护。
2. 设计和结构要求
- 高度:护栏高度应至少为 1.0 米,以确保有效防护。
- 上、中、下护栏:通常包括上护栏、中护栏和脚趾板(或底部护栏),以提供多重保护。
- 上护栏:设置在1.0米高处。
- 中护栏:设置在上护栏和脚趾板之间,防止人员穿过。
- 脚趾板:高度至少 150 毫米,防止物体滑落。
- 开口:护栏系统的任何开口不得超过 470 毫米。
3. 材料要求
- 材料强度: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通常为钢材或铝合金,以保证护栏在受力情况下不变形。
- 耐候性:材料应能抵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腐蚀、紫外线等,确保在使用期间保持结构完整性。
4. 安装和固定
- 固定方法:护栏系统应牢固固定在结构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动或倾斜。
- 间距: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护栏系统的设计要求设置,一般不超过 2.5 米。
5. 测试方法
- 静态测试:测试护栏系统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承受的静态载荷,通常施加 1.25kN 的力,以确保护栏在此载荷下不会破坏或变形。
- 动态测试:检验护栏系统抵抗动态冲击的能力,模拟意外撞击情况。
- 方法:使用模拟人偶或摆锤装置,在护栏系统上施加动态冲击力。
- 要求:护栏系统应在动态冲击下保持完整,不应出现破损或脱落情况。
6. 维护和检查
- 定期检查: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护栏系统,确保所有部件无损坏、变形或松动。
- 维修和更换:如发现任何损坏或缺陷,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以确保护栏系统的安全性。
B 类临时护栏系统
适用范围
- 中等坡度:适用於坡度在 10 度至 30 度之间的表面,例如中等倾斜的屋顶和坡道。
- 临时防护:用於施工期间,提供对工人和设备的临时防坠保护。
设计和结构要求
- 高度:护栏高度至少为 1.0 米。
- 护栏组成:包含上护栏和中护栏,但不一定需要脚趾板。
- 材料强度:要求比 A 类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材料。
- 开口:任何开口不得超过 470 毫米。
测试方法
- 静态测试: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施加 1.25kN 的力,确保护栏在此载荷下不会破坏或变形。
- 动态测试:模拟人偶或摆锤装置在护栏系统上施加动态冲击力,检验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C 类临时护栏系统
适用范围
- 陡坡:适用於坡度超过 30 度的表面,例如陡峭的屋顶或大型设备的侧面。
- 高度工作:用於高风险的工作环境,提供最高级别的防坠保护。
设计和结构要求
- 高度:护栏高度至少为 1.0 米。
- 护栏组成:包含上护栏和中护栏,并经常需要脚趾板,以防止物体滑落。
- 材料强度:要求最高强度的材料,能够承受极端环境条件。
- 开口:任何开口不得超过 470 毫米。
测试方法
- 静态测试: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施加 1.5kN 的力,确保护栏在此载荷下不会破坏或变形。
- 动态测试:更高强度的模拟人偶或摆锤装置在护栏系统上施加动态冲击力,检验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测试和维护
静态测试
- 静态载荷测试:对护栏施加一定的静态载荷,检查其变形和结构完整性。
- 测试方法:将载荷逐渐增加至标准要求,观察护栏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动态测试
- 冲击测试:模拟工人或设备意外撞击的情况,检查护栏的抗冲击能力。
- 测试方法:使用摆锤装置或模拟人偶,在护栏上施加动态冲击力,检查其是否能保持完整和稳定。
维护和检查
- 定期检查: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护栏系统,确保所有部件无损坏、变形或松动。
- 维修和更换:如发现任何损坏或缺陷,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以确保护栏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出处:
169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