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陽整合工業有限公司

產品

教學分享文章 : 洩漏處理車什麼時候用?五步判斷 × 場景案例 × 安全SOP

電洽

進行洩漏處理之前需先確認洩漏物質為何! 若未知則需使用酸鹼試紙進行測試後再使用相對應知圍堵及吸附材料

1|洩漏處理車是什麼?

洩漏處理車是一組機動式、模組化的外漏應變工具,通常含:

  • 圍堵:吸污條(灰/白)

  • 吸附:吸油棉、通用型吸液墊、吸收顆粒

  • 個防:護目鏡、防化手套、一次性防護衣、口罩

  • 警戒:三角錐/拉鍊帶、告示牌

  • 後處理:汙廢袋、束帶、標示貼(危害/日期/人員)與簡式紀錄表

目的:把「第一分鐘的混亂」變成可複製的動作

2|什麼時候「一定要」啟用洩漏處理車?(實務判斷 6 點)

  1. 洩漏面積超過約30cm x 30cm或持續外滲中

  2. 性質不明(可能具腐蝕、可燃、或吸入危害)

  3. 已沿地面流動或逼近排水孔/門縫/溝槽

  4. 影響生產安全(滑倒、觸電、機台汙染)

  5. 現場抹布/拖把不足以處理或越擦越擴散

  6. 運輸裝卸事故(棧板傾斜、桶/IBC 滲漏、容器破損)

任一項成立 → 立即推車到場並啟動封鎖。

3|五步標準流程(SOP)

Step 0|個防就緒:穿著防護衣、手套、護目鏡;確認通風。
Step 1|封鎖:拉警戒帶與「暫勿進入」立牌,移除點火源。
Step 2|圍堵:以吸污條(灰/白)環形包覆洩漏源與流動邊界,先守住排水孔。
Step 3|吸附:將吸油棉/吸液墊(灰/白)覆蓋於汙面;大量時補充顆粒自外向內收斂。
Step 4|回收:飽和耗材投入耐漏汙廢袋,貼上標示(物質/日期/人員/重量)。
Step 5|清潔與復原:殘膜去污、拖洗地面、復位標線;完成事故紀錄
與補庫。

小提醒:吸附材料顏色以灰/白系為工業中性識別,利於相片稽核與現場辨識(避免藍、黃混色造成物質錯判)。

4|常見應用場域與觸發情境

  • 工廠/產線:切削油、液壓油、冷卻液滴漏;啟用條件:地面已形成反光油膜或影響拖板車通行。

  • 倉儲/化學品間:桶裝、IBC 接頭滲漏;啟用條件:靠近排水或消防通道。

  • 實驗室/中試區:溶劑/酸鹼打翻;啟用條件:具吸入或腐蝕危害。

  • 運輸與月台:卸貨撞擊、容器破損;啟用條件:外漏擴散至動線或下水道。

  • 戶外設備/油槽區:保養洩滴、雨天帶油水;啟用條件:油水往外溢流。

5|不建議或須升級通報的情況

  • 已發生火災/爆燃前兆(聞到大量可燃氣、LEL 警報)→ 優先撤離+消防

  • 未知化學反應(冒煙、發熱、變色)→ 升級 EHS/消防

  • 大量毒性揮發(密閉空間、通風不足)→ 停止作業,配合呼吸防護或專業外援

6|平時準備與維護

  • 月檢:補齊吸污條、吸油棉、汙廢袋、標示貼;檢查輪子與剎車。

  • 定位:每個風險區至少 1 台,離地面 10–15 公尺可達

  • 演練:新進/外包人員納入;1 年至少 1 次情境演練+照片存檔。

  • 文件:SOP 張貼於車內門板;事故紀錄表隨車附夾。

7|快速小抄(可做貼紙)

看到: 一灘液體+擴散 → 做: 封鎖 → 圍堵(灰/白吸污條)→ 吸附(灰/白吸油棉/吸液墊)→ 汙廢袋封口貼標 → 清潔復原 → 紀錄補庫。

8|常見問答(FAQ)

Q1:吸油棉跟吸污條顏色有差嗎?
A:為避免混淆與利於稽核,建議灰/白系作為標準配色;不同材質仍以用途(油專用/通用/化學品)為主。

Q2:外漏不大也要推車嗎?
A:只要會擴散、具危害或超過抹布量,就用推車,效率與安全都更好。

Q3:用過的吸收材怎麼丟?
A:依公司與地方環保規範分類,貼標示再集中;含油/化學吸材多屬事業廢棄物,不得混入一般垃圾。

Q4:需要每區都放嗎?
A:以風險密度配置;產線、化學倉、裝卸點優先,並配合路徑到達時間規劃。